專題文章:林曼麗:21世紀美術館是城市的細胞/WDC臺北
2103 次閱讀
從20世紀末以來,全球許多城市紛紛運用美術館、博物館的建築與展覽,重塑城市的文化性格,讓城市再生,吸睛國際目光。台北市又該如何將自己打造成為世界藝術櫥窗,形塑文化新地標呢?
在台北市車水馬龍、文湖線捷運經過的和平東路二段上,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設立的北師美術館坐落其間。許多初次踏訪這所美術館的民眾,覺得它有「大隱隱於市」的氛圍。
然而,「隱藏」絕對不是北師美術館的真正性格。「參觀民眾待在館內,可以透過玻璃牆看見台北這座城市每分每秒的脈動,以及培育人才的大學校園。」北師美術館館長、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林曼麗強調,北師美術館是一座21世紀創新型態的美術館,與周遭的城市、大學空間從未劃設出「楚河漢界」的明顯界限,「它就是一個有機體,會不斷擴散、成長,與周遭的環境、空間、人不斷融合,進而產生質變。」
讓落寞城市重生
北師美術館在林曼麗主持下,已經與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、法國巴黎羅浮宮、東京藝術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型館舍展開合作,另外館方也將自己轉化成為「遊學基地」,針對兒童、中小學師資和校園、社區對象,支援專業人力去執行美感教育計畫。
近年來,軟硬體設施完美搭配的美術館、博物館,成為城市再生的重要推力。例如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、英國倫敦的泰德現代館等,皆為落寞的城市街區注入新力量,吸睛國際目光。
美術館、博物館是人類文明的寶庫,台北市擁有多座國家級美術館、博物館,但是這些館舍能否為台北市的城市魅力加分?林曼麗認為,台北市多數美術館、博物館本身的力量尚未充足,無法發散出強大的外溢效益,因為這事涉館舍本身與外在環境結合的質量是否夠好、人才是否具備專業度。
「台灣從以前到現在沒有博物館政策,這是很可惜的事情,因為美術館、博物館在整個國家的文明發展裡,可說是非常重要的基地,應該讓這些館舍充分地、有能量地去發展,現在看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政策面,沒有支持這樣的部分。」林曼麗分析指出。
此外,她也表示,建構美術館、博物館最重要的部分在於軟體,而非硬體建築,但台灣公部門思考館舍的焦點卻侷限於硬體,給予龐大經費建立美輪美奐的建築,但這些館舍很多最後變成了蚊子館。所以,她認為城市發展美術館、博物館的重點,應該瞄準人才專業度,館舍的定位、永續經營等所有軟體,都需要專業的人才來經營,將美術館、博物館的價值與意義發散出去並產生效益。
接著,硬體的建築則是配合軟體來運作。「今天找到再好、再知名的建築師興建出來的美術館與博物館,也就是一個裝置而已,基本上還是要結合館舍的軟體。如果軟硬體能做到最好的結合,建築師與美術館、博物館的專業充分緊密合作,甚至跟出錢的業主充分溝通,那就完美了,可以產生『一加一大於二』的效應。」林曼麗說。
與周圍環境一起發展
城市的美術館、博物館到了21世紀後,在經營內容上產生非常大的翻轉,進行多項變革。林曼麗表示,早期的美術館與博物館就是一個神聖的殿堂,參觀民眾必須拾級而上,經過牌坊去膜拜裡面的展覽,在20世紀以後這些館舍被當作社會教育的場域,「進入21世紀,美術館、博物館的存在不只是神殿、社會教育的場域,而是成為城市細胞。對我來講,這些館舍的界線是模糊的,能延伸進入周圍的環境去結合發展。」
目前北師美術館的營運型態,就是林曼麗理想中的21世紀城市美術館。當初她要主持這座美術館,很多人質疑她頭腦壞掉,當過故宮院長的她為何來搞一個小小的、沒人又沒資源的美術館,「但是對我來講,它的意義更重於國家級美術館,因為這是一個創新型態的美術館,要給予大家一個有視野的典範。如果它是國家級美術館,將會受到立法機關的監督,面臨更大的束縛。」
「關於台北市這座城市的特色是什麼。這很值得我們去思考!」林曼麗表示,美術館、博物館軟硬體內容的風格,與台北市的美學、文化思維及對意義的定義有關,所以台北市要怎樣變得更有魅力,從公部門到民間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去努力。
- See more at: 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 ... 7743#sthash.FnO2zKLd.dpuf